新闻资讯

打破1959年来最早30℃纪录!但冷空气又要来袭,最冷在这天

  近日

  我国大部地区的阳光“充值”成功

  气温进入回暖快车道

  多地更高气温将冲击3月纪录

  但是大回暖之后还有大降温

  下周中后期

  寒潮将影响中东部

 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20℃

  热成全国之一!

  北京打破1959年来最早30℃纪录

  昨天(3月22日)白天,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“卷”成了全国(并列)之一,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更高气温纪录,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℃,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,首次在3月达到30℃,也成为最早的30℃日期纪录(原纪录2004-04-08)。

  为何北京升温这么猛?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林楠表示,最近北京持续大范围晴朗天气,白天光照加热暖化,并且午后还有三四级的西北风下沉增温,导致气温回升迅猛。

  今天(3月23日),北京继续维持晴暖天气,更高气温可达26℃左右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下周有多股冷空气影响北京,且伴有大风天气,气温也将阶梯式下降,预计更高气温将下降至12℃

  全国多地开启火箭式“大回暖”

  此次升温过程节奏快、幅度大、持续时间长,目前全国各地气温已经是明显偏高的状态。

  预计到26日前,全国各地暖热程度还将继续升级,气温连创新高,北方创新高多集中在22-25日,南方稍有滞后,多在25-26日。多地气温暖如常年5、6月,仿佛跳过了春天,直接一键入夏!

  范围广!25℃线挺进东北地区

  今天(3月23日),华北、黄淮等地暖热范围达到更大,25℃线北端甚至挺进东北,抵达辽宁西部一带

  到下周前半段,南方气温也将加速起飞。预计25日-26日,黄河以南地区暖热达到巅峰,更高气温大范围超过30℃,江南华南局地还将出现高温,恍如夏日。

  极端性!暖到同期少见甚至破纪录

  对于黄淮、江淮、江南北部一带来说,下周前半段甚至可能出现同期少见、破纪录的暖热,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10℃以上!

  江南、华南局地还可能出现35℃的高温天气,部分地区可能刷新史上最早高温纪录

  寒潮接踵而至

  下周气温将“满30减20”

  暖得轰轰烈烈,气温跌起来也是剧烈凶猛!下周后半段,将有多股冷空气上线,其中的强冷空气甚至可达寒潮级别。24日会先有一股冷空气影响东北、华北一带,内蒙古东部、河北北部、吉林中西部、辽宁北部等地有10℃左右的降温

  之后寒潮将在25日率先影响新疆,26日影响西北地区东部,27日-28日东移南下,给中东部带来10-20℃的剧烈降温,郑州、杭州、合肥等不少地方气温将从30℃+直接暴降至10℃+,气温降幅可达20℃左右

  天气变化无时无刻不在

  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

  就在今天(3月23日)

  我们迎来了第65个世界气象日

  其主题“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”

  更是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

  天气预报预警的重要性上

  你对天气预报预警有多少了解呢?

  一起来见识见识!

  什么是“早期预警差距”?

  早期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的之一道防线,包含“监测、预测、预警、响应”四个环节。

  然而,全球仍有三分之一人口(约26亿人)无法获得及时的气象预*务,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非洲、南亚和岛国。这种差距体现在:

  • 技术鸿沟:欠发达地区缺乏气象卫星、雷达和高性能计算机。

  • 信息壁垒:预警语言、传播渠道与当地需求脱节。

  • 响应短板:缺乏相应的应急培训和资源支持。

  3月19日,世界气象组织发布

  《2024年气候状况报告》

  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到达新高度

  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5.1℃,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。

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,达到了近80万年来的更高水平。

  海洋温度继续升高,海洋热含量刷新历史更高纪录。

 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,是过去的两倍。

  冰川融化加速,全球冰川融化量创历史新高。

  全球气候变化

 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

  早期预警是必不可少的防灾手段

  那么,你知道

  我们收到的气象预报预警

  是从何而来的吗?

  天气预报预警怎么来的?

  首先,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的出炉做准备。

  探空气球在3万米高空观测、采集,每秒可传回一个气象数据,为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。

  每天来自风云气象卫星、探空站、天气雷达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庞大气象观测数据,源源不断汇聚到中国气象局的超级计算机

  然后,气象学家们经过理论推导会得到一组复杂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

  海量的观测数据被输入到叫做“数值天气预报”的复杂方程中,就能推导出未来天气预报结果。

  这就结束了?不不不!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复杂,气象预报员需要将计算机得到的结果结合天气图、气象卫星、雷达探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。

  各地的气象预报员们还需要进一步讨论,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判断未来不同时段的天气,给出最终预报结论。

  作为服务全球的“中国星”,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百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,并作为国际减灾 *** 机制值班卫星,共发布遥感监测服务报告材料320余期,为全球防灾减灾、气候变化早期预警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• 矿产还不够,特朗普提议接管乌克兰电厂和核电站
  • 消息称印度两大交易所限制海外用户访问其网站
  • 美国2月二手房销量高于预期 受益于供应增加和天气好转
  • 溜溜果园冲“梅+”第一股,业绩增长下多个财务数据异常波动
  •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%,或带动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逾1300亿
  • 消息称印度两大交易所限制海外用户访问其网站
  • 凯利泰董事内斗未了局,“涌金系”质疑前董事长“利益输送”?
  • LV路易威登美妆中国首店或将落地南京德基
  • 百川智能发布首个儿科大模型
  • 减肥概念带动盘中涨停?常山药业回应
  • 主题公园赚钱难,“五一”假期客流达三年来高峰但收入却没增长
  •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: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  • 外交部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: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
  • 美联储将在重压下召开议息会议,市场普遍预计不降息
  • 美银:特朗普关税冲击下,投资者资金正从美股流向欧洲和日本
  • 关键词: